您好,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欢迎您!

校园文化

张澍:坐看云起时——读《褚时健传》有感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5-23】 【点击量:3107】


未读书之前,“褚时健”这个名字对我而言陌生至极。不太关注时事动向,不怎么买水果,80后的我与“褚时健”毫无交集。许久不读传记,我本能地排斥这样的纪实类文字,潜意识中觉得琐碎无趣。故而,心浮气躁的我没有按部就班的从前面开始阅读,而是从后面挑选了自己感兴趣的篇章着手。这一看,便对这位褚爷爷着了迷。

他令人敬佩的,不仅是在于工作,更多的是不断经历挫折、打击后依然有掸干净身上尘土、站起身来继续行路的魄力。

在他经历了15岁失去父亲后担起家庭重任、31岁时被划为“右派”发配到农场改造以及68岁时妻儿被警方带着调查、女儿自杀、72岁被判无期徒刑这样3次困境后,75岁的褚时健并未选择亲友给他安排的安享晚年的轻松日子,而是又一次躬身学习、开始创业。他用60年时间创造了“褚时健”和“褚橙”这两个响亮的品牌,让每一处他待过的地方都留下了属于他的鲜明印记。

在传记序言中,褚时健开篇就说了自己是一个“做事讲求踏实和认真”的人,并且尊重行业的规律。他对于所从事的行业有着精准的剖析,对云南地区适种烟草、水果这样的分析绝非脑袋发热的“我认为”,而是通过大量实地考察、数据分析、工作经验总结而来。但选择种植2400亩冰糖橙而非其他柑类水果甚至其他瓜果,这样一项果敢的决定则是对市场的精确研判。

可是,决策只决定了你前路的方向,如何到达目的地才是真正的考验。以结果为导向的现代人,不会看重你的决定有多么棒,令他们动容的是在这个跋涉过程中褚时健先生身上闪耀着的智慧和创造出的令人惊叹的国际性突破。

如今市面上吃到的褚橙“甜酸比例合适、味道好,果肉化渣”,都是褚时健花了好多年时间一点点调整肥料配比、浇水频次、开花时间、剪枝时限等才得以保证的。例如肥料的配比调整,褚时健就想到了加入富含钾的烟梗。可这样的想法史无前例,为何就只有他想得到?是因为他在烟草行业待过?可是所有从事烟草行业的人都考虑过烟梗的回收用途吗?褚时健给了我们回答;“人哪,做什么事都是有因为所以的。现在的一些收获,一定是因为以前有积累,哪有突然就想到用烟梗的?”烟厂的实验数据告诉了这个有心人,烟梗有机质含量高,他便一直在琢磨该如何二次利用。可除了经验,他还有对传统靠天收的农业的执着改良——工业化管理、精细化操作,精确成本与利润的平衡。他懂得舍弃,以经验为基础,同时也看重数字、理论。虽然他的床头放满了各种农业科学书籍,但他的现实做法却与书上不同,能够从与实践实操密切结合的角度吸收知识。褚时健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颗敬畏心……人当然要努力,要全心全力达到自己的目的,但同时也要实事求是,走得两步,停下来想一想,以后的路才不会走错。所以,他能做到把传统种植一亩140多棵的橙树砍成任何农户都会心痛的一亩80棵;所以,他承认了自己之前否定“大小年”的认知错误。

除了在专业知识方面,褚时健显示出了他的强者风范,在行政管理能力方面,他也启发了我很多。他会告诫自己的外孙女、女婿,身体力行,是一种监督的体现,但最大的监督力量还是来源于工作绩效与个人收益的挂钩。只有让利益共享,人们才更能够真心实意地工作。在管理中层干部时,他不愿扩大公司人员,而是保证人人不吃闲饭有事做;同时也要懂得放手,不能让中层干部变成传话筒,丧失了自主判断的意识和能力。在与人相处时,他与部下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在生活中随和、可开玩笑,在工作原则问题上可与他大声争执,这样就确保了上下层之间沟通顺畅、感情融洽。我想,正是这样平易近人、踏实认真的态度,才能够让75岁的褚时健出狱后迅速从原来的部属和朋友那里借来了上千万的资金筹建橙园基地;才能够让曾与他共事过的老人,听闻采访,不论路远、不顾病重,畅谈往事,肝胆相照;才能够让他外孙女、女婿把原本在云南、玉溪从事各个行业的同学、校友攒在一起,扎根云南,传承着打造国内外一流品牌的愿望。

但我更羡慕的,是他与妻子马静芬的相伴。两人早年各自撑起了一片天,晚年一起聊天、一起吃早餐、一起去橙园、一起看儿孙绕膝,60年钻石婚、一甲子的相伴,原本就是一种幸福。正如刘震云书中所说的,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在找一个能说得上话的人。

王石用巴顿将军的话评论了褚时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要看他在谷底反弹的高度”。褚时健对生活、事业满怀的赤子之心,展现的强大生命力,让我这个30岁正当年轻堪用的人感慨不已。岁月蹉跎、沧桑流转,人生的棱角大多会被冲刷殆尽,早已失去了儿时爬起的勇气。但他的淡然气魄,更让我觉得,人生一路,像是在比赛耐力,唯有多经历,才能获得人生的韧性,才有心态去看沿途的风景,才能对曾经我们执意捂着的伤痛和暗含的失落一笑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