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欢迎您!
农技110

人口密度最大省份的强农增收之路——江苏科学协调发展现代农业纪实(上)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2-25】 【点击量:1754】

    工业化、城市化走在全国前列的江苏,现代农业的发展也引人瞩目:连续15年水稻亩产超千斤,单产全国第一,粮食连续五年增产,农民收入连续五年两位数增长,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9%以上,绝对值增加全国第一;农产品出口增幅居全国农产品出口十强省之首……

  近日,记者深入苏南、苏中、苏北采访,新鲜事物,喜人景象,目遇之而欣悦,心想之而感奋——

  “要让吃粮的放心,就要让种粮的称心”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美国学者布朗就向世界提出“谁来养活中国”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这对于人口密度全国最大、人均耕地不足一亩的江苏来说,更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在农民的市场意识和比较效益观越来越强的新形势下,增粮与增收的矛盾日益突出,江苏发展现代农业如何实现新的高难起跳?

  江苏的回答是坚决的、自信的。省委书记梁保华说,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千方百计确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省长罗志军指出,农业是百业之本,粮价是百价之基。切实抓好农业和粮食生产,关系宏观调控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在多次会议和调研中指出,确保粮食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是做大做强现代农业的基础工程、首要工程。

  “要让吃粮的放心,就要让种粮的称心!”一份份紧密结合江苏省情、切实贯彻中央精神的政策文件先后出台,一项项深得民心的决策举措陆续到位,撬动起“四两拨千斤”的政策投入杠杆,激发起广大农民增粮增收的信心和积极性。

  “近年来,江苏惠农稳粮政策出台之多,落实力度之大,历史罕见。”省农委主任吴沛良深有感触地说。从2004年到2008年,全省“一免四补”的资金总额由7.28亿元递增到59亿多元。今年江苏又新推出十项“含金量”更高的扶农稳粮政策措施。仅省财政扶持高效设施农业项目资金就达到7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

  “财政资金的补贴效应,在江苏放大了6倍左右。”省财政厅负责同志介绍说,仅农业良种推广补贴实施近5年来,中央和省级财政共投入补贴资金近7亿元。最直接的效果就是粮食面积特别是水稻面积得到恢复和稳定,2008年全省水稻面积3393.8万亩,比2003年增632万亩。

  农业部提出“粮食高产创建年”,江苏加大投入力度,在全省范围内首先开展小麦、油菜高产增效创建活动,建立了13个万亩小麦示范区、3个油菜万亩示范区和各类丰产方2000多个,累计面积400多万亩。

  去年6月,农业部组织7位专家对铜山县实施的部级小麦万亩示范区进行了实产验收,确认平均实收亩产达603.3公斤,开创了江苏万亩小麦单产赶上水稻单产的先河。全省10个小麦万亩高产增效创建示范区平均单产517公斤,比全省小麦平均单产增196公斤,增幅达61%,比项目实施前增产10%左右。

  今年省财政安排4000万元实施粮食高产增效创建活动。小麦搞了53个万亩示范方,一亩增产200多斤,夏粮增产的1.7亿斤中1.17亿斤来自万亩示范方。水稻搞了134个万亩示范方。1245名科技人员投入水稻高效种植技术推广,实施面积1164万亩,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强,平均亩产达621.6公斤,为农民增收13.3亿元。

  连续4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连续10年粮食总产在12亿公斤以上的全国粮食大县兴化市,今年上半年农民仅从粮食增产中人均增收336元。该市沙沟镇沙北村种粮大户王建友的股份合作制农场,每年都制种600多亩,亩平纯收入2000多元。他说:“政策好,想种粮的多了,我这制种的日子也红火了!”

  “寸土村金的苏南,也要长粮食!”农业份额占GDP不到2%的苏州市,近5年财政预算支农投入累计50.8亿元,年均增长32.7%。对于水稻,他们算了一笔很特别的账:全市1990年至2007年稻谷总产量为6.6亿公斤,其生产价值约为11.4亿元,而其蓄水、降温等生态价值约为50.3亿元。更重要的“让吃粮的放了心”。

  权威部门的统计表明,近年来,江苏粮食总消费年需620亿斤,粮食年总产635亿斤。人口密度全国最大的江苏,不仅实现了农民持续增收,绝对值增加全国第一,而且实现了粮食总量基本自给。

  “要让农业增产,就要让农民增收”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日趋紧张,是江苏农业发展的瓶颈。在有限的耕地上,如何让增粮与增收的“鱼”和“熊掌”都能兼得?江苏的回答是“两个化”:“粮食高产技术普及化,高效农业规模化”。

  “要让农业增产,就要让农民增收。”在苏南江阴市徐霞客镇阳庄农业园区,记者见到一座座透明的塑料大棚里,一串串葡萄状、乒乓球大小的番茄密密地挂在一人多高的茄树上。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茄树,每年的亩产达1.5万~1.8万公斤,比普通茄树增产50%~80%,已为本村农民提供了183个就业岗位,带动276户农民参与专业种植,直接增加农民收入2000多万元。

  江阴所在的无锡市,人均耕地面积全省最少,农业份额只占GDP1.4%。近年来高效设施农业园区发展迅速,全市高效农业面积高达50%,亩均产出最高的超百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

  “农民投资一个日光温室大棚,年收益可达8000元。一年就可以解决一个三口之家的脱贫问题。”苏北大丰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湘珍说。该市大桥镇13个村。村村有大棚、中棚、小棚,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达3万多亩,亩均效益5000元以上,全镇设施农业总收入1.8亿元,占该镇种植业收入的63%以上。

  以农业设施工程建设为主体的现代农业园区,采取资金和技术集中投入的方式,进行集约经营,实行企业化管理,具有示范、带动、推广、观光和精品加工等多种功能,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

  坐落在盐城市郊的盐城现代农业示范园,有6个村36家企业入园兴业,总投资3亿元,开发面积1万亩,形成了高档花卉、园林苗木、特色果蔬立体种养、生态观光、优质稻米等六大功能区,吸纳当地劳动力800多人,当地农民从租金和打工收入中年获益1160万元。

  建设规模达10平方公里的苏北灌南现代农业示范园,总投入3.3亿元,引进实施台湾成美、浙江森禾等中国顶级花卉企业在内的农业龙头企业32家,总投资16亿元,形成“花卉苗木、食用菌、特色农业、设施蔬菜、农业旅游”五大产业,带动周边乡村8000多农户增收致富。全县14个乡镇千亩连片农业示范园农民收入,比非园区农民种植收入提高20%以上。

  记者从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江苏省已建成各类农业园区1660个,共吸引社会各类资金192.5亿元投入现代农业,累计引进、示范新品种6386个,推广新技术1636项,并开发形成了20多项成果,辐射推广面积1500万亩次以上,有效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省来自第一产业的人均现金收入增加152元,增幅达20%。

  “越来越多的农民尝到了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甜头,农业也正在成为农民致富的产业!”黄莉新副省长高兴地说。据省农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目前全省千亩以上的连片设施园艺生产基地达400多个。全省高效种植业面积突破200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超过1/4,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5%左右,农业由数量增长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全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三品”认证数量全国第一。

  “要让土地生金,就要让种地的成精”

  在南京市“千斤粮万元钱项目”示范点之一的高淳县团结圩农场,记者见到两位农民正从稻田水沟里收捕一笼笼张牙舞爪的龙虾。场长姜玉财介绍说,每亩地能收获水稻550公斤左右,亩产商品虾250多公斤,亩均效益超万元。像“龙虾—水稻”这样的新型套种模式,南京市农林部门已经成功探索出了6种,它们统称为“水稻+N”种模式,亩均效益都超过了2000元,最高的每亩可达1.3万多元。

  一亩地既要生产1000斤的水稻,又要实现1万元的产值,这在江苏是正在“普及化”的种植新模式。苏北东台市副市长刘树斌告诉记者,这里形成的一套高效轮作种植模式,全年可以实现“五种五收”,甚至“六种六收”,水稻和各种蔬菜轮作种植,一茬水稻超千斤,全年亩产值超过万元。梁垛镇如意村一组农民徐金枝说,他原在外做瓦工,一年只能挣个万把块钱,这几年回家种上近6亩粮食和大棚蔬菜,年收入6万多元。在如意村一组,像徐金枝这样的还有100多户,家家既种粮食又靠大棚蔬菜发家致富。

  过去由于农业低效,农民离开土地的多,在家一人可以应付几亩地。如今,新技术高效益农业用工多,一人甚至几人才能忙一亩地。同样的土地,容纳劳动力成倍翻。苏中全国产粮大县兴化市,水稻种植面积达130万亩。该市在发展高效农业的同时,用科学技术引领农民实行立体种养,先后总结推广了稻蟹型、稻虾型、稻虾蟹型、稻鳝型、稻鳅型等养殖模式,用工多的种植模式,一亩地要三五个劳力。去年全市打工返乡务农成时尚。全县125万农民来自稻田种养收入亩均1500多元。

  “要让土地生金,就要让种地的成精。”近年来,江苏全面、深入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和“挂县强农富民工程”。2008年启动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使国家粮食丰产科技项目覆盖全省三分之一水稻种植面积。2009年江苏全面推行“包村联户”农技推广服务责任制度,全省选聘8000名基层农技人员,对18万科技示范户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对全省正在推行的“粮食高产技术普及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优质粮生产基地县东海,每年稻麦种植面积近200万亩。为了解决种稻收入低的问题,县里引进对防治和治疗肾病和糖尿病有辅助作用的“功能稻”,最高单产达800斤/亩,总产量250万斤,产品经加工出口到美国,每斤价格在12元以上,市场附加值是一般稻米的10多倍,为东海农民开辟了新的致富路。

  被列为全省设施农业大县的徐州铜山县,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达122.54万亩,实施区域配方施肥建议卡和施肥技术指导入户率达100%,肥料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亩节本增效40元。全省先后为700万以上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实施面积5500万亩以上。项目区农民按方施肥或施用配方肥亩节本增效30元以上,肥料利用率较习惯施肥提高3~5个百分点。

  2008年,江苏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

  8月30日~9月1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南京召开部分省农业农村工作座谈会。会上,陈锡文主任对江苏“三农”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注重创新农村体制机制,粮食产量、农业农村经济总量、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均居全国前列,“三农”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http://www.agri.gov.cn/gndt/t20091016_13662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