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试点专题(饲料质检与配方)
通知公告

江苏省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标准

【文章来源:】 【作者:xmsy1】 【发布时间:2016-12-26】 【点击量: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标准(三年制中职)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内涵

资料要求

1.专业群构建

1-1目标定位

1.学校专业建设规划有效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尤其是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社会管理和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专业群建设在学校专业建设规划中地位凸显;

2.专业群构建思路清晰,群内各专业定位明确,适应行业和地区经济发展需求,面向特定的“服务域”。

地方产业发展规划、学校“十三五”专业发展规划、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专业建设计划、专业群设置调研报告、论证报告及过程性资料。

1-2结构组成

1.专业群由3个及以上专业或专门化方向组成,其中至少1个专业连续招生4年以上,专业组合科学、结构稳定,适应职业岗位迁移;

2.核心专业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与产业对接紧密,在专业群中具有引领和核心作用,近4年内有省级及以上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荣誉、奖励或立项。

专业群设置和资源配置情况、专业(专业方向、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一览表、专业获得荣誉奖项有关文件、反映专业群设置科学合理的相关材料。

1-3建设机制

1.建立校企双方参与的专业群组织体系,配备群负责人、专业负责人、群课程负责人,职责明确,运行高效;

2.具有健全的群建设制度, 适应专业群的需求;

3.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整合专业教育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与互补。

组织机构相关文件、管理制度汇编及制度实施情况的有关材料、反映实施成效的相关材料。

2.培养模式改革

2-1培养方案

1.校企共同制订科学、规范的群内各专业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产业岗位细化新特点并具有一定前瞻性;

2.加强以 “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为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实行校企一体化育人;

3.围绕专业群培养目标,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教育,突出职业精神培养,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全面发展与多路径成才、终身发展搭建“立交桥”。

专业开发机制、人才培养机制;专业群建设调研、论证与剖析等过程性材料;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

2-2教学模式

1.探索符合专业群特点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坚持“做中学、做中教”,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完善分层教学制、走班制、学分制和导师制。专业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强;

2.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充分体现专业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技能积累能力;

3.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教师和学生全部开通网络教学空间和学习空间;

4.职业技能竞赛成果显著,技能竞赛活动与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良性互动。

教学模式改革各项管理制度、实施方案与考核标准以及教学模式改革阶段性成果。

2-3评价模式

1.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为核心,系统制定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

2.实现质量评价方式多元化,广泛吸收学生、家长、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质量评价,积极探索第三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制度;

3.应用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诊断与指导,为科学评定教师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机制、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制度以及建设性成果;评学评教的过程性材料。

3.课程体系建设

3-1体系构建

1.普遍开展相应专业群职业岗位的调研分析,形成专业群岗位能力分析报告;在专业群平台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中充分体现;

2.围绕特定的“服务域”,设置“群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群选修课程”, 形成各专业间彼此联系、共享开放的课程体系;

3. 群专业平台课程门数占全部专业课程门数(不含综合实践课程与专业技能拓展课程)比例40%以上。

专业群岗位能力分析报告;专业群各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选修课程手册。

3-2课程开发

1.确立以项目化为特征的课程和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机制,着力开发共享的平台课程或课程辅助资源(活页讲义、学习手册等),开发的课程能有效体现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中高职衔接,自主开发1门以上或参与开发2门以上校本专业群技能课程;

2.积极开发符合学生兴趣、专业拓展的群选修课程,在专业群学生中自由选择,群选修课程门数占选修课程的80%以上;

3. 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国家、省已有专业课程标准以外的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所有课程均有完善的课程标准或教学要求;

4. 建设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建成的群资源库课程占全部群平台课程比例50%以上,建成市级以上共享精品课程1门以上,共享网络课程3门以上。

课程开发方案及过程性材料;群选修课程资料及选修过程性资料;课程标准、数字化资源库资料及网络教学改革过程性资料。

3-3 课程实施

1. 开齐开足开好国家和省规定的课程;有科学规范的课程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2.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课程标准,学生思想品德、专业技能达成度高;

3.建立了完善的校、系二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效把控教学质量;

4.公共基础课统一使用国规和省荐教材,专业技能课按要求使用国规和省荐教材,使用率80%以上。

课程管理制度;教学安排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性资料;教材选用统计表。

重点观测专门化方向课程的开出率。

4.教学团队建设

4-1团队结构

1.群专业教学团队成员数与群专业在籍学生数比达到1:27以上;

2.群专任专业教学团队成员本科以上学历100%,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25%以上;高级职称30%以上;获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80%以上,获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或相关专业非教师系列中级以上技术职称40%以上;或获得有关行业执业资格80%以上;

3.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占群专业教师比例20-30%,均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3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

教师业务档案;兼职教师名册及相关资料。

4-2团队素质

1.学校或系部围绕专业群建设单独制定群专任专业教学团队(含兼职教师)规划,明确专业群教学团队目标任务、政策保障、经费保障和考核评价;

2.群专任专业教学团队年均师资培训经费占群教师工资总额的10%以上;

3.群专任专业教学团队成员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类教学竞赛;或与企业合作取得专利;

4.群专任专业教学团队成员具有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出国学习教师比例5%以上。

相关文件;财务报表;教师业务档案;学校网络学习空间。

4-3核心专业负责人

1.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副高以上职称,从事本专业教学4年以上;

2.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或非教师系列本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熟悉行业产业和本专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每学年参加行业企业活动4次以上;

3.主持省级以上课题研究并结题,或有3篇以上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主持或参与技术研发或技术服务并获得市级以上奖项,或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信息化比赛中获三等奖以上奖项;

4.市级以上专业带头人,或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成员,或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或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或省、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或特级教师及以上。

教师业务档案;相关材料证明。

5.实训基地运行

5-1基础条件

1.生均仪器设备值:工科和医药类专业10000元以上,其它类专业8000以上元;

2.实训场所建成数字化教学环境,实现信息点全覆盖,百兆带宽到桌面,计算机数量满足实训教学和管理需要。有与专业群教学配套的信息化实训资源平台。

学校资产管理系统;现场查看。

5-2运行管理

1.融合企业管理理念,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人员配置齐全,管理制度健全;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实验(训)资产管理、计划安排、数据采集、考核评价信息化管理;

2. 实验实训开出率100%,专业群各实验(训)室平均利用课时超过500课时/学年(含社会培训、技术服务);

3.实验实训室共享率达到60%(共享率计算办法:各实验(训)室平均服务专业数/本专业群专业数)。

学校资产管理系统;学校实训基地管理系统或办公系统。

6.建设成效

6-1办学规模

1. 核心专业连续招生4年以上,年招生30人以上,专业群在籍学生规模210人以上;

2. 每年承担专业群相关领域的社会培训人次达到在籍学生数的90%以上。

在籍学生统计表及可供核对的学籍管理信息库;培训通知、花名册、培训计划、考勤考核资料等。

6-2培养质量

1.毕业生95%以上取得本专业群相应的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20%以上获得本专业群相应的2个及以上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70%以上获得相关行业执业资格证书(个别特殊专业除外);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相关应用水平等级考试取证率70%以上;

2.开展校级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本专业群学生参赛率100%;本专业群学生在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奖项;

3.毕业生就业质量高、起薪较高,就业满意度较高,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对口就业率70%以上,本地就业率75%以上,开展职业生涯指导和创业教育,有本专业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和创业项目;

4.在校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9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满意度90%以上。

毕业生名册、职业(执业)资格证书获得情况统计表及证明资料;应用水平等级考试相关资料及统计表等。校级技能竞赛、创新大赛方案及实施资料;参加省级以上技能大赛或创新大赛获奖情况及证明资料等;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劳动合同、高校录取通知书复印件;就业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基地和项目的相关资料;就业创业典型事迹、反映就业满意度的资料等;学生满意度调查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表及相关统计表等。

6-3社会服务

1.参与行业企业技术项目研发与服务,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际到账资金20万元以上;

2.利用专业群的设施、设备、师资等资源,承担本地区行业部门或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职业资格鉴定,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技术项目研发与服务取得效益的证明资料、收入凭证;反映专业资源共享和发挥示范、引领方面的资料等。

特色创新

1. 专业群建设各项改革创新成效显著,充分体现出专业群建设的信息化、国际化、终生化、个性化和多样化,并形成原创性的范式和经验,在省内乃至国内同行中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专业群与产业群及产业链的对接度,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改革、产学研结合、现代学徒制、订单式培养、学生能力培养、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

2.凝练12个建设成果,并示范推广。

经认定确有推广示范意义的专业群建设示范案例将予以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