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11月,在清江浦区黄码镇杨庙村种田大户徐海承包的地头上,连片的淮安红糯稻正值收割期,秋风拂过,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伴随着收割机的阵阵马达声,呈现出一幅“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美好图景。
“我们的红糯是本土品种,因为生长周期长,所以口感比普通糯米黏性更好,营养价值也更高。”淮安市徐穗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海回忆起当时创业的情景感慨万千。2009年,徐海在浙江一超市购物时,发现红糯米的价格为12.9元/500克,而普通大米只有1.9元/500克,几乎是7倍。徐海了解到,红糯米有补血养气、滋阴补肾、养肝明目等功效,备受人们青睐。而家乡就有种植红糯米的基础,他毅然决然地决定返乡,开始尝试小面积种植。
“刚开始先拿了1亩地进行育种。”徐海说,那时候自己虽然信心满满,但挫折也不少。红糯米与普通水稻不同,它秧苗通体紫红色,光合效率不高且不喜肥,徐海却因为经验不足,以为多施肥就能增产,结果却适得其反。于是,他积极参加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和市农广校等组织的培训班,向专家虚心请教。在这个过程中,徐海逐渐掌握了种植技巧,成为了红糯米种植的“土专家”,对于从秧田除草到插秧前除杂稻,再到保证秧苗纯度等一系列流程都了如指掌。
5亩、10亩、50亩、200亩……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2012年徐海成功注册了“徐穗”商标,在政府多部门的支持帮助下,积极参加全国各地优质农产品展销会,展示和销售“淮安红糯”及系列杂粮产品,推动“淮安红糯”越做越响。
而在彼时,农产品触网销售渐成趋势,徐海抢抓机遇,成立了淮安市徐穗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注册淘宝店、与其他电商企业合作网上推销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产品销售范围……目前产品已销往南京、上海、浙江、北京等城市,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还获评了江苏好杂粮十大品牌、江苏特粮特经养生产品金奖等荣誉。
随着“淮安红糯”收益越来越高,徐海依托他创办的天汇稻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带动周边村民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参与到“淮安红糯”的种植中来。种植户魏建华说,自己家有两亩地流转给合作社种植红糯米,每亩比一般水稻多收入2000元,而且徐海还帮着销售,到了农忙的时候,自己还在合作社打工,每年收入能增加一万多元。除此以外,徐海还投资建立烘干房,购买一批插秧机等机械设备,在对自家稻田进行机械化作业的同时,还为周边村民提供耕作服务,带动周边村民120多人增收致富。
在生意越做越大的同时,徐海将目光投向了红糯米的深加工,生产出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即食产品“红糯羹”,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产品附加值。目前,通过电商平台,“淮安红糯”养生米及其深加工产品,如血(红)糯米羹、即食性的红糖血糯米等,推向了全国,年销售额达400多万元。
谈及未来,徐海信心满满:“我们还将开发以红糯米原料即食的系列产品,并计划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进一步把‘淮安红糯’推向全省、走向全国,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