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欢迎您!
学校要闻

多措并举铺就农民致富路——淮安生物工程高等学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9-22】 【点击量:2249】

今年以来,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积极贯彻江苏省教育厅在南通召开的全省职(成)校服务新农村推进会精神,充分发挥学校“培训、示范、推广、服务”职能优势,努力服务新农村建设,在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农业科普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淮安市实施富民育农工程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有多名教师被评为淮安市“文明育农,科技富民”先进个人。

一、开通农业科技服务110,精心服务指导农民干

学校专门为农民开通了农技服务咨询热线电话,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被当地农民形象地称为“农业科技服务110”。电话开设以来共回答农户咨询12485人次,现场指导397次。同时,还在校园网站开设宣传农业科技和宣传农村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双宣”专栏,发布农业政策、传播实用农业科技信息,快捷高效地向广大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让农民足不出户,便可上网学习和了解农业政策和农业新技术的操作技能。

二、建设科技示范园区,典型引路做给农民看

学校注重典型引路,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作用,带动农业科技普及与推广。今年以来学校先后建成地方鸡研发中心、良种猪繁育中心、特种水产养殖中心和草坪园艺中心四大示范园区,典型示范、重点推广农业新技术,带动农民致富。地方鸡研发中心利用盱眙农家的传统草鸡,成功选育出具有优良品质的香土鸡,目前存栏种鸡20000套,年育雏量120万羽,今年草鸡上市正值市场鸡源紧缺之时,解决了当地养鸡大户的燃眉之急,农民深有感触地说:“淮安生物工程学校今年为他们下了场及时雨,办了件大好事、大实事。”。良种猪中心选择著名的长白、杜洛克猪种和当地新淮猪杂交,培育三元杂交猪,存栏母猪400头,年提供农户仔猪10000头以上,及时填补了养猪户补栏短缺。特种水产养殖中心开展了龙虾、鮰鱼、鲥鱼、泥鳅等特种水产品的养殖,通过销售种苗、技术服务带动淮安、宿迁等地养殖户发展鮰鱼、鲥鱼、泥鳅养殖,与盱眙、金湖合作开展5000亩地的龙虾稻田养殖项目,帮助农民提高养殖项目的技术含量。在全国生猪、畜禽、水产品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一路看涨的情况下,使农户的养殖效益大幅度地提高。草坪园艺中心成功完成了红叶石楠等20多种名贵花卉及苗木的组织培养驯化育苗工作,引进了美国改良红枫等6个彩色苗木新品种,承建园林绿化工程55个,在楚州区席桥乡、淮安市开发区徐杨乡等乡镇建立了1500亩的园林绿化苗木繁殖区,拉动了当地花卉产业的发展,形成了新的花卉之乡。

三、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分类指导领着农民赚

该校积极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大力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仅今年暑假就培训了1500人次,学员们普遍感到获益匪浅,有多名学员创办了不同的项目。学校还组织37名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成立农业科技宣讲团,深入各乡镇,对村组干部和农民技术骨干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先后在灌南、灌云、沭阳、泗阳、盱眙、金湖等12县区的67个乡镇举办了“蔬菜种植”、“病虫防治”“食用菌栽培”“特种水产养殖”“花卉栽培”等专题的培训班157次,发放自编的农村实用技术教材31586本。培训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培养出大批科技致富带头人,并利用这些致富能人以点带面,推动农民共同富裕。用农民的话说:“我们有了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这些既有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作后盾,心变宽了,心也变大了,心宽可以放心地干一些以前不敢干的事情,心大可以把现有的企业做强做大。”因农民从科技培训中尝到甜头,目前有50多个种养殖大户主动聘请该校教师担任技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