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李士民同学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业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为江苏省争得了荣誉,实现了淮安市此类全国大赛的历史性突破。他是如何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全国大赛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功的?日前,植物工程系开展了专题访谈,他的经历和经验给了我们诸多启发。
一、一个平凡的人
他出生在山东,小学及中学并没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升学考试也并没有特别的出色发挥。但正如他的座右铭一样——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最后他选择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也许这才是他人生转折的开始。
二、初定目标
刚刚中学毕业,来到这所学校后,还没从考试的失落和暑假的玩乐中走出来,因此开始他给自己定的目标并不高。他不知道听多少人说过,大学六十分万岁,一定要好好玩享受一下大学的生活,所以大量的学习时间浪费了,学习成绩在班里不是出类拔萃,其他方面也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表现。
但是到了二年级,他才知道如果在这样下去也许这辈子不会有什么成就了,并且二年级学习的都是专业知识,这些和他以后的工作密切相关,这时他给自己定下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目标:“拿一等奖学金”,同时要掌握专业技能。
三、渐露头角
俗话说:有了目标,人也就有了动力。上专业课时,他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下课后不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且还给自己布置任务,在学习中多发现问题,有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主动去请教老师,和老师讨论。就在这个时候他给老师留下了较深的印象。积极上进、学习刻苦、乐于助人、性格开朗、集体荣誉感强、具有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这就是熟悉李士民的老师对他的一致评价。
江苏省举办全国技能大赛选拔赛,他被植物工程系李慧主任直接点了名,参加学校集训。经过淮安市初赛后,他获得了参加江苏省比赛的资格。在省赛中,他稳定发挥,取得了种子质量检测中职组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同进获得了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大赛的参赛资格。他清楚地意识到这并不代表他就一定是最后的胜者,因为他知道自己面临着众多高手,自己要学的东西还很多。这时他碰到了几位对他一生产生很大影响的老师——植物工程系为此项比赛组织的指导教师团队(李慧、吴松、左文中、陈绕生等老师),他们的精心指导使他在专业综合知识、实践技能操作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他要对老师说声谢谢,这些老师教会了他太多,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经验、教训,还有做人……
四、取得成功
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对他来说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这样的比赛被誉为职业教育的“奥林匹克”,选手都是经过各省层层筛选的“种子选手”,可谓是高手云集。所以在江苏代表队封闭集训四十天期间,他在集训教练李慧老师的带领下,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查阅资料、分步训练、综合模拟、心理疏导,以最佳的心理和竞技状态走进赛场。最终凭借他自己的实力在全国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并且成为淮安市首个拿到全国大赛一等奖的人。一个我们身边的平凡人,年仅20岁的他就这样走上了不平凡的道路。
五、对学弟学妹们说的话
路,靠自己走,不要相信命运,因为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大家的学习方法差不多,只是每个人的学习习惯不一样罢了,什么时候都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有的时候我们只是需要有毅力,在没有动力时候好好想想自己的目标,给自己创造动力,找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努力奋斗永不放弃,成功一定属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