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下午,学校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全校155名教师参与。考场上,教师们按照考场规则交上手机、座位相隔。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提高教师课堂的效率则成了关键之处。教务处组织实施了“聚焦”一堂好课“问卷调查。”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一堂好课“有哪些表现形式?你的课与“一堂好课”相比存在哪些问题?问卷中每个问题的设计都反映了设计者的用心。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尽最大努力让学生有最多的获得!”,“一堂好课要能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有所得,并能举一反三”,“要教学目标明确、环节齐全、方式多样化、因材施教”……,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一堂好课”进行了深刻剖析,也是大家对“一堂好课”的深刻理解。
“学生听的专注,做的投入!”,“师生互动多,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相长!”“良好的教态、优雅的教学语言!”……,这些更反映了教师课堂的“学生观”,以生为本,以身为范!大家对“好课”表现形式的理解基本都集中在此。
“我的课堂互动气氛欠佳!”“我的粉笔字不够好看!”“有点过分注重课堂内容,而忽略了学生的接受!”……,大家也纷纷对自己的课堂做了反思,更是对自己提出了要求!
一份问卷,反映的是学校对教学的重视、对“好课”的迫切期望;一份答卷,是教师给自己的一场心理上的洗礼,是教师们对教学的思考、对课堂的反思,更是对未来方向的把握和憧憬。在学校“内涵建设”的关键时刻,教师们也必会给学校带来更多的“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