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欢迎您!
学校要闻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三对夫妻档教师同获表彰

【文章来源:宣传信息处】 【作者:金海洋;摄影:滕学森;编辑:岳智宇;审核:赵守东】 【发布时间:2020-05-29】 【点击量:1960】

好的爱情是什么模样?那就是不但能收获家庭美满,还能收获奖金的盆满钵满。这不,这种爱情就连续发生在同一所学校的颁奖大会上。“你看,你看,他们这三对不都是夫妻嘛,都获奖了!”近日,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召开了2019—2020年度表彰会,对该校各方面表现突出教师进行奖励,台下细心的老师发现了一件趣事,同属该校计算机系的朱殷勤、朱玉凤夫妇;动物系陈剑、植物系赵玉春夫妇;计算机系王大蕾、植物系张左悦夫妇陆续上台领了奖。

“夫妻俩都能赢得奖励,还三对,这是我们学校的骄傲,成绩的背后一定有各自不为人知的精彩故事。”副校长赵守东发现这事后如此点评道。

计算机系里的夫妻“混合双打”

朱殷勤(左二)朱玉凤(右一).JPG

朱殷勤(左二)朱玉凤(右一)

朱殷勤、朱玉凤夫妇俩同属该校计算机系教师,他们因同属一系结缘,现在又共同教授《平面设计》《影视鉴赏》等课程,还一起带领学生参加“数字影音后期制作技术”江苏省技能大赛,可谓是夫唱妇随,珠联璧合。

“我跟她侧重点不同,我负责技术指导,指导学生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技巧,她负责艺术指导,主要对作品的画面设计、试听效果、创意等进行把关。”朱殷勤说,“学生只有掌握了全面的知识,他们才能有参加技能比赛的资格。”

夫妇俩工作上的默契,同生活上的配合相得益彰。与省级各院校技能选手PK,难度相当大,他们知道要想获得一些成绩,必须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才能有望追上省内其他院校。所以,他们经常周六周日都要加班训练,要很晚才回家。“我们都习惯了,我白天忙,她就多带孩子,她白天忙时,我就多带孩子,经常利用晚上时间去给学生训练。”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2007年在江苏省第一届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夫妻俩指导的学生就以全市第一、第二排名成功晋级省赛,并在省赛中分别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2009年以来,他们一直担任“数字影音后期制作技术”赛项的指导老师,至今该校此项目在省级技能大赛中共荣获金牌2枚,银牌6枚,铜牌16枚,持续保持该校在该赛项上的优势地位。而在2019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他们俩指导的学生获得了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

你是我的靠垫,我是你的减压阀

王大蕾(右一)张左悦(右三).JPG

王大蕾(右一)张左悦(右三)

计算机系王大蕾、植物系张左悦夫妇亦是一对模范夫妻,他们的秘诀是“轮换冲锋”。“我跟她有默契,如果我今年报名参赛,她就不参加,反之亦然。这样错开,我能开导他,他能帮助我,家庭和工作的压力就能处理好了。”

张左悦回忆,有一次参赛压力特别大。那时她刚休完产假返回工作岗位不久,她每晚都要先将孩子哄睡了,再起身到书房学习,怕自己不小心也睡着了,就定了个11点的闹钟;先生王大蕾就继续照顾孩子,让她安心备赛。“临近比赛感觉压力异常的大,他担心我,看我这样不行,就硬拉着我说一起逛逛街,散散步,我本来想时间那么紧,不想去,他说听他的,就去了,还别说,回来心情就好多了。”

所谓夫妻好合,如鼓琴瑟。先生王大蕾赛前准备时有时也会倍感压力,看着他满手因为训练产生的裂痕,一边包扎一边疏导宽慰,告诉他只要尽全力努力过,不留下遗憾就行了,其他不要考虑太多。你只管冲锋陷阵,家里有我,无需分心!有时为了给丈夫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不吵到丈夫,她就悄悄把孩子带到外边去玩,做好后勤支持。“都是做教师的,所以非常能理解彼此的!”因此,无论王大蕾“抛妻弃子”地埋头训练到几点,还是周末从不休息,张左悦从没有抱怨过。

经过几年的相互扶持奋斗,两人先后将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组种子质量检测项目和物联网技术及维护项目的金牌都带回了家,还一起合作收获了全国涉农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的一等奖。这些军功章里都注满了彼此满满的爱!

家是宾馆,学校才是家

陈剑(右一).jpg

陈剑(右一)

“我们一家三口经常是披星戴月把家还”说起这么多年的工作、生活,陈剑和赵玉春夫妇这样说道。陈剑笑言,多年来,他们一家三口生活基本上就是在学校度过。孩子接到学校吃晚饭、做作业,常常忙到晚上九、十点钟,再开车回家。“现在家就是个睡觉的地方,学校倒像是家了。”两位都是各自系里的重要骨干,工作本来就忙,各种比赛再压过来,就更加忙碌。有了彼此的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再难的路也一步一步走过来了。“我平时事情较多,在学校有时间就抓紧训练技能,理论复习时间少,就想办法用各种零碎的时间复习,如上下班的路上,我开车,她坐在旁边读题给我听或者以提问的方式帮助我复习理论。”

赵玉春(左一).JPG

赵玉春(左一)

“我喜欢插花,所以陈剑也很支持我的,我们艺术插花项目准备作品需要利用很多材料,这些材料很多时候要自己出去寻找,下班回家路上他都会陪着我一起去花鸟市场淘各种插花容器,或者去花卉市场找需要的花材……”但对于女儿,他们常心怀歉疚。“通常情况下孩子放学后我们去接的比较迟,其他孩子已经都被接走了,我家女儿一人站在原地等我们,还有很多时候请同事或者邻居帮接,每每临近比赛前一两个月都会把孩子接到我们学校,安排在办公室自己写作业,然后我们两各自忙自己的训练,指导学生训练。现在孩子都习惯了,放学时,不像其他孩子找家长在哪里,而是往墙根一站,等!”赵玉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