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欢迎您!
学校要闻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烈火读书社开展红色经典作品《日出东方1921》读书分享活动

【文章来源:图文信息中心】 【作者:张晖 姚君;编辑:王珊珊;审核:石国安】 【发布时间:2021-05-20】 【点击量:1871】

近日,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烈火读书社开展了精读沙龙《日出东方1921》读书分享活动。本次活动是图文信息中心为庆祝中国共产建党100周年,开展的系列红色经典作品阅读活动之一。图文信息中心姚君、张晖二位老师和现场近30位同学交流了书中的内容,重温了100年前早期共产党人指点江山、青春浴血的壮阔场面。

物高1901班的褚赟杰认为这本书有很强的的教育意义,它再现了早期共产党人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不计个人得失,换取真理的崇高精神和伟大人格。他认为这本书另一个可贵之处在于这本书并没有一味的神话历史上的那些前辈,前辈那些性格缺点反而让他觉得这些人物更鲜活,即便有这些不足也并不影响他们身上的光辉。

宠高1702班的简林蓓对书中李大钊同志鼓励青年的一段话印象深刻,“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这段话让她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有了新的思考。

园林高1901班的孙鑫说:“早期建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各种争执和悲观主义一路相伴,但他们从来没有放弃。没有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奉献,就不会有今天安康幸福的生活。”

软高2001班孙晨凤对书中外国友人支持建党,奔走帮忙的内容感慨了一番,那些外国人尚且能够为了中国的事情竭力帮忙,那些中国的军阀和官僚是怎么了?她认为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应该为国家的明天而奔走,她也似乎懂得了鲁迅先生笔下对麻木国民的哀叹。

物高1901班钱玮觉得书中的曹锟和曹汝霖让他觉得很有趣,一个视钱如命一个素有“亲日派”之称,可是在民族大义面前,他们都拒绝与日本人合作没有沦为汉奸,他们的民族气节让他十分钦佩。

牧高(新疆)2001班的夏依旦认为尽管《日出东方1921》描写的只是1919-1921这三年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并最终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历程,可是如果没有这些革命先烈探索、奋斗的三年,她不敢想象今天的中国人会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园林高1901班的黄奕从问题“四大文明古国之中为何如今只有中国的文明还在绵延传承”切入,探讨了中国的民族精神,他认为那一个个先进知识分子、革命先烈身上所展现的不屈民族精神就是中华文明如今还在绵延传承的最好答案。

园林高1902班的袁洋洋说看完这本书她的心情很复杂,既喜悦又沉重。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步步从封建的枷锁中挣脱,经过艰苦抗战赶走列强才有了今天安定繁荣的生活,我们不能忘了他们,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奋斗。

园林高1901班的孙恒认为在军人害、政客害、官僚害的严峻现实面前,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等人较早主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方式解决中国问题实在是了不起。早期共产党人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神值得当代每个人思考和学习。张尚哲、陶思宇对书中中共一大辗转开会地点的细节印象深刻,肖晓、马梦琴、徐瑞、于浩涵等同学认为今天的青年不应该忘记过去的历史,应该传承革命先烈身上那可贵的品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努力。

此次沙龙取得了非常好的阅读交流效果,通过阅读红色经典,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魅力,熟悉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历史,让红色精神、红色力量鼓舞和激励学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加了他们读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