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欢迎您!
学校要闻

传递红会精神 共建平安校园——淮安市红十字会向我校捐赠两台AED急救设备

【文章来源:学生处】 【作者:胡春林;摄影:史云国;编辑:王珊珊;审核:李慧】 【发布时间:2021-10-01】 【点击量:2047】

2021年5月,副校长李慧带领学生处相关人员专程到淮安市红十字会拜访,与红会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困难学生救助及疾病突发自救等问题进行商讨,届时红会承诺首批自救设备落地后即为我校安装2台AED急救设备。9月29日下午,淮安区红十字会办公室科员周傑到校指导AED急救设备安装并组织现场培训,学生处处长史云国,副处长胡春林,校医务室人员及团委、宿管员代表参与了培训活动。

周傑向现场人员讲述了红十字的起源,亲身示范了气道异物梗阻去除、AED使用、心肺复苏等。讲解结束后,在周傑的指导下,宿管员代表吴兆勇、朱宗明进行了实操练习,进一步加深了对“救命黄金时刻”的理解。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AED设备在高职院校的投放,除了为师生撑起一把生命“守护伞”之外,还将在校园急救知识、技能的普及和提高师生的急救意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持续深化与淮安市红十字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切实提升全体师生的应急救护意识与能力,积极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据了解,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而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最重要的是在最佳救治时间“黄金4分钟”内,利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这是最有效防止猝死的办法。救治每延迟1分钟,患者的死亡概率将提高7%-10%,若患者在倒地10分钟内得不到有效救治,生还希望将十分渺茫。一直以来,AED都被公认为有效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救命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