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欢迎您!
学校要闻

淮安生物工程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韩永胜一行赴淮安市一院考察交流

【文章来源:校史办】 【作者:王友刚;编辑:王珊珊;审核:石国安】 【发布时间:2022-03-25】 【点击量:3014】

3月24日上午,淮安生物工程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韩永胜,党委副书记石国安、校史办王友刚一行赴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考察交流。市一医党委书记徐克平、党委副书记石西洋、党委办主任宋倩、宣传处处长王树文等领导热情接待了韩永胜一行。

韩永胜、徐克平分别介绍了淮安生物工程学校及市一院的悠久历史、发展状况及特色优势,并就淮安生物工程学校“五三楼”建筑群红色基因传承事宜进行洽谈,达成共同维护利用的初步意见。

“五三楼”建筑群,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苏北军区医院于1953年在湖心寺旧址建成。湖心寺始建于唐代末期,时为淮安第一名刹,也是苏北地区的佛教名寺之一,占地500亩,设有施医室,为周边百姓施医诊治。因履遭战火,到淮安解放时,湖心寺已逐渐颓败。

1945年11月,华中军区第一后方医院院部及第1医疗队驻扎湖心寺。1946年,宋庆龄女士依托在淮安的华中军区第一后方医院,按照其他国际和平医院的援建标准,援建华中军区第一后方医院并改名为苏北国际和平医院。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苏北军区医院搬迁至淮安湖心寺,1955年改名“江苏省第七康复医院”,1956年3月更名为“江苏省第二干部疗养院”。“江苏省第二干部疗养院”于1958年迁至王营镇,成立“淮阴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现为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淮安生物工程学校,建于1908年,当时是在江北农事试验场(1901年建)基础上建立的江北农工学堂。曾三迁校址,原址在清江浦(淮安市体育馆和师范学院附近), 1938年春迁到原淮安县板闸,1951年秋,在清江北郊(即现淮安市健康西路市人民政府东、西大院所在地)重建“苏北淮阴农业学校”,1958年秋迁到现址“江苏省第二干部疗养院”所在地。

五三楼”建筑群,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及生活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给一代代人留下了深刻记忆。1998年,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徐文伯同志曾来此寻根。徐文伯同志为徐海东大将之子,徐海东曾带着徐文伯在此生活过,这段艰苦生活在年幼的徐文伯脑海中烙下深刻的印记。

图片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