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上午,南京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肖俊荣等专家一行对淮安生物工程学校2019-2020年中央财政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进行绩效考评。省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副站长傅坚列、科长齐乃敏,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兴龙、市农广校校长邢国文,淮安生物工程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韩永胜、副校长禹立馨、成教处处长吴松及相关人员出席了本次考评会议。
韩永胜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将继续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在省市农业农村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把高质量做好农民教育培训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头版头条。一是要突出系统谋划,激活制度引擎。对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范教学流程、课程设置、田间学校建设等工作,不断提高培育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二是要突出理念创新,确保培训实效。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精准施策,分层分类分模块按周期开展培训,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要突出建强师资,优化服务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以大专院校、基层农技人员、乡土专家、科研人才、企业家等为主体的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培训师资队伍,为推动农民教育培育工作高质量开展提供坚强保障。学校将结合本次专家的指导意见,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推动培训事业再登新台阶。
肖俊荣代表专家组作了总结,学校项目档案资料齐全、培训工作开展扎实,培训内容、培训时间、课程安排和信息系统完成情况等均达到培训要求。学校还注重培育方式的创新与探索,加大对培训典型的选树与宣传,专家组一致认定该项目实施取得显著成绩。
傅坚列充分肯定了淮安生物工程学校农民培育在取得显著的成绩。他进一步要求学校要在市农业农村局和农广校的支持下,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出能在全省推广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争取培育模式与经验走出淮安、引领全省,创造更多可复制的培育新模式。
邢国文表示,淮安生物工程学校近年来培育工作在由“训”向“育”、由“量”向“质”、由“点面”向“链条”等三个方面取得显著突破,并带来积极的社会影响。市农广校将继续坚持做好服务与指导工作,协同淮安生物工程学校高质量做好部级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
会上,禹立馨作表态讲话,成教处处长吴松汇报了学校农民培育整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