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比较有竞争力,老师们的表现力很强”;“实施报告、教案、课堂展示……每一个材料之间要互相印证,逻辑线要清晰”;“语言还要精炼,注意时间把控”。一边是专家指导,一边是团队成员在听、在记。这样的跟踪培训,一轮就是一年,每轮间隔只有三个月不到。
从校赛到市赛,从市赛到省赛;从解读大赛文件、组织赛项培训到实施作品预审、开展模拟演练,淮安生物工程学校把以赛促教落实处,从理念到实践,全方位开展2022年教学大赛培育活动,助力教学团队全程备赛,以点带面促教师发展,帮助教师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在打造高素质结构化教学团队方面走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途径。
组织保障:搭建强有力的协助团队
为更加全面、精准、有效协作备赛团队开展各项工作,在学校教务处统筹下,各部门积极配合,抽出各学科骨干力量组成备赛协作团队,从理论到技术到后勤全方位服务教学大赛。
校内专家组。由李慧副校长以及教学大赛金牌选手、各专业骨干教师等组成,根据专业、学科进行点对点的跟踪辅导。
技术支持组。由图文信息中心付磊、教务处张兴怀等老师组成,为团队提供拍摄、后期等信息技术的指导和技术支持。
后勤保障组。由教务处、总务处、办公室等部门组成,从物品购置、备赛后勤等多方面提供物质支持和条件保障。
活动培育:精准有效开展各类培训
2022年5月11日,“技能大赛展风采 教学大赛促教改”2022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表彰暨2022年教学大赛推进工作大会在农业实训楼124会议室隆重召开,在表彰大会上副校长李慧对2022年教学大赛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李校长强调,一要紧扣时间节点,扎实推进参赛事宜。参赛团队要认真研读2022年教学能力比赛方案,制定目标,做好选题、构建框架等时间安排,有序推进备赛工作。二是凝心聚力,做好分工协作。参赛教师要加强研讨交流,明确职责分工,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三是务实干事,共同克难奋进。以务实、勤奋的态度对待比赛,不骄不躁,把握时机,力争取得优异成绩。
2022年5月19日,组织大赛作品打磨汇报,专家现场指导,把控参赛作品实施报告、无生演课进行讲座培训。
2022年5月30日,视频拍摄培训,通过专家视角讲解、金牌团队分享的方式,明确教学内容设计与安排。
2022年6月4日,学校组织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备战省赛线上专题培训会。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刘盛烺教授受邀担任培训指导。通过教学设计和实施报告讲座培训、获奖作品观摩,组织团队开展教学实施和实施报告修改,提升教师实操经验。
2022年6月12日,学校邀请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殷红梅副教授进行教学实施报告专题培训,殷教授针对每组的教学实施报告逐个过堂对实施报告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通过专题培训大家明确了报告修改方向。
2022年2月-4月,教务处组织淮安市职业学校教学大赛初赛准备。校内专家组实施点对点的指导和质量把控,学校教务处对上交的每个作品进行严格审核,保证各组材料的规范性和正确性。最终中职组参赛的17组团队全部晋级淮安市决赛。
2022年5月17日、5月19日,教务处组织开展2次淮安市决赛预演。参赛团队分成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组别,校内外专家组成评委模拟决赛,促使各团队在自我检验备赛成果的同时明确决赛要求。
市赛检验:市级教学大赛初见成效
2022年5月20日,淮安市职业学校教学大赛省赛选拔结束,学校共12组参赛团队成功入选省赛初赛。
2022年教学能力比赛晋级省赛初赛团队汇总 | |||
序号 | 类型 | 团队成员 | 学科 |
1 | 中职 | 陆中静、钱明、陈亚琼、邵青 | 思想政治 |
2 | 中职 | 陈逸林、武奇 | 英语 |
3 | 中职 | 李旭、桑倩倩、江雅倩、刘艳鲜 | 数学 |
4 | 中职 | 陈贵兰、刘苗苗、陈曦、张贝 | 信息技术 |
5 | 中职 | 潘凤、柏雪飞、于继华、仲春雷 | 信息技术 |
6 | 中职 | 陶戈鑫、郑丽、刘峰、荣新星 | 财经商贸 |
7 | 中职 | 薛珊、张艺凡、周艳艳、马力 | 财经商贸 |
8 | 中职 | 谢文彬、张钦、王大蕾 | 装备制造 |
9 | 中职 | 周世杰、徐暄、熊亚琴 | 农林牧渔 |
10 | 中职 | 仲华玲、蒋蓓蕾、刘明美、郑强强 | 农林牧渔 |
11 | 中职 | 夏婷、袁诲、孙昕昕、周全 | 农林牧渔 |
12 | 中职 | 张左悦、朱兴娟、姚林君、赵玉春 | 农林牧渔 |
从5月24日开始,入围省赛初赛的12支参赛团队真钻研学习大赛要求和相关文件精神,认真备赛、积极应战,在教学思路、教案设计、实施报告、PPT制作等各个环节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修改。为了拍摄出高质量的上课视频,每个参赛团队多次组织学生进行上课彩排,认真推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人人做到记住上课的每一句台词。
2022年6月30日,12件参赛作品完成上传后,参赛团队也没有松懈,而是牢记“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行为准则。接下来各参赛团队将对照决赛的要求提前谋划实施报告的讲解稿、汇报PPT、无生演课教学环节和模拟答辩环节,反复打磨参赛作品,不断提升作品内涵。
从参赛团队组建到后援保障,从自主研磨到专家引领,从校赛打磨到市赛检验,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理念引领下,学校已然形成了以大赛为抓手的备赛机制,并逐步完善了教学大赛成果的转化机制、构成了良性的循环发展的教学生态,教师结构化团队建设见成效,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综合育人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得到鲜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