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欢迎您!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开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局面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5-18】 【点击量:774】

今年以来,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围绕“政治关爱、生活关爱、心理关爱”等方面内容,全力打造“爱心红网”党建工程,不断筑牢安全防线,提升了广大师生员工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校心理咨询中心充分发挥职能,坚持以预防和化解心理问题为主线,不断完善心理服务运行机制,优化以心理知识宣传普及为前端、心理问题监测预警为中端、高危人群精准干预为末端的“校园心理健康全程服务链”,有效预防和减少了极端案事件的发生,开创了校园治理的崭新局面。

一、突出阵地建设,夯实工作基础。一是打造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平台。经校党委研究,决定将行政楼一楼450平方米的办公区域全部作为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共投资25万元用于房屋结构改造,实现各功能室高标准全覆盖。投入30万元进行软硬件提档升级,创新实行“线上+线下”模式,打造7*24小时“不打烊”的心理咨询热线和电子服务平台。二是健全心理宣传教育平台。根据中职、高职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不同的教材,开设不同的心理健康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心理整体素养。开齐开足体育课,每位同学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体育运动。开展跑操比赛、元旦长跑、篮足排等各球比赛。校团委牵头,协调各系部统一安排和配置分有思想政治、志愿公益、民族团结、文化体育、学术科技等72个社团的第二课堂。三、以全员培训为龙头,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技能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迅速,形成了一些有效模式。但不管哪一种模式,落脚点都在教师,首先要对教师进行培训。不但要对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进行重点培训,而且要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不但要提升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水平,而且要增强他们的实践技能;不但要提高全体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而且要树立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观。今年暑期,组织全校班主任进行为期2天的培训,培训主题包括了“班主任基本功比赛经验介绍”、“职校学校班主任疑难问题解析”、“班主任教科研能力提升”等。通过本次培训,使我校班主任能够树立德育为首的观念,掌握工作必需的知识、技能以及法律常识。我们提出这种教师全员培训的模式,是源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将要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敏感、稚嫩、能动、可塑的一颗颗心,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将得不到保证。 四、是做优个体心理服务平台。校心理咨询中心每天正常对外开放,预约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直接到咨询室预约、电话预约、qq预约等方式,一切从方便学生考虑。2023年度启动危机干预5人,心理问题就医20人,现有关注对象158人,占比3.3%。2023年10月心理普查结果异常人数300人,占比7.1%;普查后访谈人数30人,占比10%。

二、突出能力建设,强化工作推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的学校导师工作领导小组,吸收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有爱心的“四有好教师”组成学校导师制工作团队,明确工作职责,严明工作纪律,进一步完善学校“三全育人”的导师工作体系。明确工作内容,突出学生成长成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导师制工作全过程,着力于学生终生成长成才。二是完善工作网络。学校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校心理咨询中心隶属于学生处,分管学生管理工作的校领导分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校心理咨询中心负责开展日常工作。我校推行班级心理委员制度,每个班级设立两名心理委员(男生、女生各1名),每个宿舍设立1名信息员。发展和完善“学校—系—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构建我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长效机制。三是健全心理档案。校心理咨询中心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对于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的资料分类保存。每年9月,新生入学时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活动,并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心理档案有专人保管、专柜存放,对学生心理档案严格保密,档案资料不得带出心理咨询中心办公室,不得复印。非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工作人员不得查看档案内容。在学术场合要使用档案内容时,不准公开当事人的任何身份信息。积极、科学地利用心理健康档案材料,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档案材料在辅助甄别心理问题、跟踪了解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健康个案研究和统计研究等方面的作用。

三、突出机制建设,增强工作保障。一是开展“一校一案”行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年检机制。根据实际情况,每学期明确工作重点,系统设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积极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一校一方案,有针对性地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专题讲座、团体辅导、拓展活动、主题月等途径,确保每生每学期接受2课时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其中1课时为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班会。结合学期工作重点全面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春季、入学季、毕业季、考试季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强心理危机预防工作。二是开展“一日一报”行动,实施心理辅导重点个案督导机制。 建设达标心理咨询中心。心理辅导室每天开放时间不低于学生课程时间的50%。心理咨询中心严守个案保密规定,规范化做好来访学生个案记录。建立心理咨询中心个案每日登记录入,积极参加心理咨询师督导。三是开展“全员排摸”行动,实施心理危机分级预警干预机制。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排摸,建立重点个案心理档案,实施“一生一档”。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发挥同伴互助和预警作用。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心理进行全方位的监护和疏导,及时识别危机倾向的学生转介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每年对家长设定安全渠道排摸学生身心特殊情况,平时学生身心健康出现新的特殊情况,要求家长必须主动、及时向学校报备。各系部建立“危机防护分级预警制度”,对排摸发现的情况要及时分级辅导,重点对象要协同家长共同制定和实施干预方案,发现严重心理危机要及时按规定转介专业医院。完善应急预案,发生突发性意外事件,第一时间联系家长,并在教育、卫健、公安等部门的指挥下核实情况、及时处理,在72小时黄金干预期内对相关人员进行危机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