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春番茄栽培技术总结
大棚番茄因其经济效益好而在温州地区广为种植,而春季大棚番茄栽培在生产中仍占重要的地位,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管理方便的特点,产品上市时段能有效补充淡季番茄供应,经济效益较好,我们根据两年的摸索,对大棚春番茄栽培技术做了如下总结。
一、品种选择
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强、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应市场的番茄品种,如大红903、以色列516、倍盈等。
一、播种育苗
1、营养土配制。取近3-5年内未种过茄科蔬菜的田园土和优质腐熟的有机肥,有机肥占30%,再拌人营养土体积0.5%左右的杀菌剂(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和杀虫剂(敌百虫粉),过筛,混匀。
2、种子处理。一是用高温晒种,种子在高温下晾哂2至3天,可杀死种子表面病菌。二是用温水浸种,可用55
3、播种。用育苗盘装入营养土或基质,或采用苗床直播,表面平整后将种均匀播上,每平方米可播种
4、苗床管理。播种后白天气温控制在25
二、定植
1、 定植前准备。畦宽连沟
2、 适时定植。当大棚内夜间最低气温稳定在
三、定植后管理
1 、温、湿度管理。早春大棚内温度较低,番茄生长前期,管理重点应是防寒、保温、加速缓苗。一般定植后3~4d,不进行通风,使棚温白天保持在25
2 、肥水管理。定植后及时浇水,3~5 d后浇缓苗水,有条件的可采用滴灌,结果盛期需水量增加,要根据长势等因素调整浇水间隔期,每次也要浇小水,且在晴天上午进行。番茄第1穗果结稳前,以营养生长为主,除了浇足定植水和缓苗水外.一般不再浇水追肥,管理的重点应是中耕松土、蹲苗为主,以达到增温、保墒、降低空气湿度达到壮苗的目的;当第一穗果60%长到乒乓球大时,结合浇水每
四、植株调整
1、 整枝、打杈和摘心。番茄的分枝能力很强,各叶腋间都会萌发侧枝,而且侧枝的生产速度快,整枝操作必须选择晴天,植株上的露水干后进行,这样有利于伤口的愈合,防止病菌的感染。有限生长类型的番茄品种,多采用改良式单杆整枝法;无限生长类型品种,一般采用单杆整枝。整枝方法确定后,多余的侧枝应及时打掉,以免消耗养分,以后每隔4-5d打1次杈;一般生育期较短的早熟品种,留4-5穗果后摘心,生育期较长的中晚熟品种,留6-7穗果摘心。
2、保花疏果。大棚内温度过高或过低、空气湿度过大、肥水管理不当、光照不足、或栽植过密时,都会引起落花落果,因此,大棚番茄必需使用生长调节剂保花保果,可使用浓度30-40mg/kg的防落素或浓度lO-20mg/kg 的2.4-D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花穗。为保证产品质量,应适当疏果,大果型品种每穗选留3~4个果,中果型品种每穗留4~6个果。
五、病虫害防治
番茄的主要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灰霉病及病毒病等。番茄灰霉病和叶霉病,主要加强大棚内的通风透光,降低棚内温度,在发病初期用50%速克宁l 00o倍,或40%菌核净2 00o倍喷雾;早、晚疫病可用58%甲霜灵锰锌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800倍液喷防,7-8d喷1次;连喷2-3次。主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潜叶蝇等,可用扑虱灵乳油1 000倍液、2O%蚜克星(浙江农科院研制)8OO倍或48%乐斯本1 000倍液喷防。
六、适时收获。应结合市场行情进行采摘销售,必要时可用70%乙烯利250-350倍液处理果实,使番茄适期成熟,提高经济效益。
灵昆科技特派员 沈红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