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建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创新型师资,提高创新教育基础能力,将创新教育贯穿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根据《淮安市职业学校创新工作室建设标准(试行)》的有关精神,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成立了淮安市首个创新工作室。
创新工作室配备负责人一名,下设农业组、理工组、其它组三个小组。创新工作室在工作上采用如下四种制度。一是导师培养制,工作室负责人为工作室其他青年教师和学校创新活动兴趣小组成员的导师,负责制订创新工作方案(包括创新工作目标、创新课程开发、创新工作培训、创新工作研究、创新工作考核等),并组织实施。二是项目负责制,在充分发挥群体智慧的基础上,根据工作室成员的专业特长和研究方向,实行项目负责制。项目负责人要指导学生开展创新项目(作品)的立项、研发、专利申请和成果转化。三是信息服务制,学校网站首页搭建创新工作室栏目,建立特色网页,并链接到“淮安职教网”。四是成果辐射制,每三年为一个工作周期。工作期内,创新教育、教育实践和创新大赛等成果以专利、论文、研讨会、报告会、现场会、讲座等形式在省市范围内推介。
创新工作室由教学科研处负责管理。学校定期对创新工作室工作目标、任务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对人员实行动态管理,能进能出。对创新工作室成员优先推存参加国内外各种培训,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学校每年给创新工作室拨付3万元的专项经费。
创新工作室成立后,淮安市教育局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