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能否优质高产与多种因素有关,现将其施肥技术要领介绍如下。
需肥特点 (1)大喇叭口期是施追肥的关键期。玉米苗期对氮磷钾吸收较少,拔节期显著增加,孕穗至抽穗期达到高峰。其中,拔节至大喇叭口期,特别是大喇叭口期是施氮肥的关键期。(2)“棒三叶”具有特殊作用。大喇叭口期伸出的“棒三叶”(穗叶及其上、下两片叶),对成穗数、穗粒数有重要影响。要通过氮肥适当后移、合理密植、穗期去蘖、花粒期隔行去雄等营养调控措施,改善和延长“棒三叶”的光合效能。(3)容易缺锌。玉米对锌敏感,连续高产而又长期不施农家肥的田块更容易缺锌,过量施用磷肥也会导致缺锌。玉米可能缺锌或出现缺锌症状时,可以每亩基施硫酸锌1~1.5公斤或适期喷施硫酸锌等叶面肥。(4)单株成穗。玉米是单株成穗形成产量的作物,密度对产量影响很大,如果要高产和超高产,就必须选用株型紧凑的耐密品种,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在合理密植条件下,施肥量应随密度增加而增加。(5)具有强大根系。玉米根系发达,入土较深,施用农家肥或秸秆还田,应在上年秋收后结合深耕进行。施追肥要结合中耕培土进行或施肥后及时灌水。
施肥技术 (1)施肥量。先根据种植区域的气候、土壤条件和生产技术水平确定目标产量,再根据目标产量确定相应施肥量。(2)施肥期和肥料配比。农家肥全部作基肥,最好在上年结合秋耕施用;基肥中氮的比例,除一次性施肥和干旱缺水难以施追肥外,一般不超过总量的50%,施氮量过大会造成前期幼苗徒长、后期倒伏或脱肥。施氮肥以大喇叭口期为重点,除非地瘦苗弱,一般不要在拔节期施肥,否则会增加倒伏风险。抽雄至灌浆期适量施氮肥可以保障灌浆,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磷钾肥在土壤中的持效期较长,而且磷的营养临界期在幼苗期,吐丝期之后作物不再吸收钾,所以磷钾肥可以全部作基肥一次性施入。中微量元素肥料,可以采用基施或喷施方法。苗期至拔节期喷施0.1%~0.2%硫酸锌溶液,对弱苗重点喷施1%尿素、0.2%磷酸二氢钾溶液,可以防止缺锌,并能壮苗、齐苗。(3)施肥方法。用作基肥的有机肥和钙、镁、磷肥等通常结合耕翻整地撒施,以达到土肥相融。钙、镁、磷肥还可以借助于土壤酸性提高肥效。追肥和种肥可穴施或条施,使有限的肥料更靠近根系,但要种、肥错位,以防烧苗。过磷酸钙和磷酸二铵等速效磷肥也应条施或穴施,以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机械化一次性施肥时,要将肥料分施于不同深度的土层,并适当加大基肥用量和氮肥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