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条件与教学环境
一、教材的选用
选用了农业部规划教材《植物与植物生理》(中国农业出版社)。为了配合教学,课程组自编了《实训指导》、《植物基础习题》、《校园植物名录》和《常见杂草识别与防除》,开发使用了《植物基础》校本教材及教学课件。
二、网络教学条件
学校网络教学硬件条件完善,设有2个网络教室、1个网络图书馆,使教学软件资源能充分适应教学的需要,学生可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和交流。
利用校园网络系统条件,将植物基础网络课件和多种版本的电子演示文稿、动画视频,实现全程多媒体教学或可在网上教学。学生课后可以直接上网浏览阅读、预习与复习,还可以通过网上链结,进入国内外相关的植物学或植物科学专业网站,查阅资料,阅读课件,或通过师生交流窗口,直接向教师提问,教师可以随时登录网站,回答学生的疑问。从而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方便学生的自学、复习与知识的理解掌握。
设立师生交流的“植物基础e-mail邮箱”,师生可通过邮件来提问、答疑和交流。
三、实践教学条件
校园内有观赏树木42个科、90多个种属,加上众多的绿化景观,使得整个校园成了天然的植物标本园,是实践教学不可多得的场所。为使教学与生产实际结合更紧密,园艺专业班级还承接了校园绿化养护任务,通过浇灌、除草、修剪、培土、施肥、病虫害防治和绿化等过程的操作,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另外,根据教学需要,建设了以实践教学为主要目的的组培中心、草坪园艺生产中心、花卉基地、蔬菜生产基地等校内实验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包括两类:一是通过科技服务成为长期合作伙伴供学生集中进行教学实习的基地,如淮安神州园林绿化公司等;二是学校利用与用人单位合作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机会与他们建立联系并长期保持接触,最终成为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基地,如淮安农业科学研究院、农友种苗(中国)有限公司、宿迁信联花卉公司、连云港振兴恒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