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入侵植物是指受人为或自然原因,从原来的生长地进入另一个环境,并对该环境的农林牧渔业生产造成损失、人类健康造成损害并破坏生态平衡的植物。
目前,已知我国有入侵植物380多种,其中对我国农业产生严重危害的植物有水葫芦、水花生、豚草、紫茎泽兰、飞机草、大米草、加拿大一枝黄花等。这些外来植物威胁着我国的农业生态系统、畜牧和鱼类的栖息环境,影响着我们的健康。
一、抢夺本地植物空间,带来疾病
入侵植物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进入新环境后,生存能力非常强,抢夺了周围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和养分,如水花生可使水稻减产45%。
在广东,薇甘菊往往大片覆盖香蕉、荔枝、龙眼、野生橘及一些灌木和乔木,致使这些植物难以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而死亡。在云南省昆明市的滇池草海,过去曾有16种本地高等植物,但随着水葫芦的大肆疯长,大多数本地水生植物如海菜花等因失去生存空间而死亡,目前草海只剩下3种本地高等植物。
入侵植物自身可能带有毒素,能给当地动植物带来意想不到的疾病。例如,紫茎泽兰含有的毒素能使马和羊患上气喘病。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曾因紫茎泽兰入侵而在一年内减少了6万多头羊,畜牧业损失达2100多万元。由于紫茎泽兰对土壤肥力的吸收力强,能极大地消耗土壤养分,对土壤可耕性的破坏也极为严重。
此外,外来入侵生物对人类健康也可构成直接威胁。每到豚草开花散粉季节,体质过敏者便产生哮喘、打喷嚏、流清鼻涕等症状,体质弱者可发生其他并发症并导致死亡。豚草所引起的“枯草热”更是给全世界很多国家的人民带来麻烦。
二、铲除成本很高,威胁人类传统生活方式
入侵植物不易铲除,铲除成本也很大。如广东、云南、江苏、浙江、福建、上海等省市每年都要人工打捞水葫芦,上海市用于打捞水葫芦的费用一年就超过6000万元,而水葫芦带来的农业灌溉、粮食运输、水产养殖、旅游等方面的经济损失更大。
我国傣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周围都有其特殊的动植物资源和各具特色的生态系统,这些自然资源对当地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飞机草等外来入侵植物不断扩张,逐渐取代了本地植物资源,许多传统的农作物已逐渐消失,古老的生活方式正在被迫改变。
三、减少外来植物的入侵
外来有害植物的入侵主要有3种方式。一是靠植物自身的扩散传播力或借助自然力量传入。二是通过贸易、运输等方式将一些有害植物带入国内。除此之外,国内有些机构和个人在对其危害了解不清的情况下,为发展农业生产和美化景观而有意识地引进了一些植物。如20世纪60—80年代,中国从英美等国引进了旨在保护滩涂的大米草。近年来,这种植物在沿海地区疯狂扩散,其覆盖面积越来越大。肆意蔓延的大米草不仅破坏了近海生物的栖息环境,还使沿海养殖的多种生物窒息死亡。另外,这种植物还堵塞航道,影响船舶出港;阻碍海水流动,导致水质下降引发赤潮;与沿海滩涂植物竞争生长空间,导致本地植物死亡等等。
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不断显现,使人们意识到“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一样值得重视。为了维护生态安全,一方面要把有害植物挡在国门之外,另一方面要治理国内的有害植物。
1.从源头上杜绝有害植物入侵,加大检验检疫部门对有害植物的检查力度。
目前,有关的检验检疫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受到了比较严格的专业培训,接受了相关专业的高等教育,再加上工作中积累的检验检疫经验,通常情况下,已知的有害植物很难逃过他们的眼睛。
另外,为了从检验检疫上更好地堵住有害植物的入侵,我国还经常派有关的检疫检验人员前往进口植物的原产地进行考察,了解当地的土壤里有什么污染,植物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病虫害、田间有哪些杂草容易混入产品等等。
2.生物防治是治理有害植物的最佳方法